很多人有多重性格,或者叫人格分裂。在葡萄酒中浸潤久了,會知道葡萄酒其實也如此,也有多重稟性,也會“酒格”分裂。
瑞士也是如此。所以,忍不住再說一次。
烈酒的“酒格”,基本可以歸納為烈。當然,烈,也有不同的烈。不過,萬變不離其宗,烈酒烈酒,特點就是個烈嘛。
而啤酒“酒格”,如果用流行的網絡語言說,就是挺屌絲。剛接觸這個詞,還真云里霧里,不懂這是腫么個意思,而且也比較難聽,不明白為何會大行其道。
也許,是因為當今世界,變得越來越平。社會碎片化,個人原子化,人類進入大師凋零、豎子成名,山中無虎、猴子遍地的時代。高富帥白富美畢竟稀少,左顧右盼,周圍大多是屌絲。雖然聽起來不雅,不過用這個詞形容啤酒“酒格”,太合適。
至于葡萄酒,就難以一言而蔽之了,“酒格”復雜,起碼有三重。
,葡萄酒比較柔。
聽起來像廢話。別急,這里面有說頭。在葡萄酒國家,喝葡萄酒沒有性別之分,全民皆喝。不過,在很多地方,尤其是烈性酒普及的地方,葡萄酒會被看成是更適合女性飲用的酒。
首先是因為葡萄酒的酒精度不高。葡萄酒的酒精是通過葡萄糖分發(fā)酵轉化而來,酒精超過16.2度,酵母就停止發(fā)酵。同時,按照國際葡萄酒組織的規(guī)定,低于8.5度的不叫葡萄酒。所以,葡萄酒的酒精度基本在12度至15度之間。
過去聽老師授課時,記住一句話——如果看到14度以上的葡萄酒,別猶豫,趕緊掏腰包拿下。隨著“酒齡”漸長,“酒歷”增加,知道這句話原本沒錯,度數高,說明成熟度好。不過,現在似乎需要做些修正了。首先,要看產區(qū)。通常,歐洲一些國家氣候涼爽,葡萄糖分低,通常釀造出的是12.5度的葡萄酒。但是,新世界地區(qū)氣溫普遍較高,所以14度甚至更高的酒比比皆是。其次,要看年代。隨著全球升溫,在歐洲主要產區(qū),近些年來十三四度的酒也開始頻頻出現。
這種情況下,葡萄酒度數高未必是好事。酒精度低了自然口感不爽,但是高了有可能是糖度積累過快的結果,會導致芳香物質不夠,酒質粗糙,造成chaud(熱)的不良感受。當然,有些高于20度的加烈葡萄酒另當別論。最近聽說國內還出現了81度的葡萄酒,呵呵,比醫(yī)用酒精度數還高,用來消毒似乎更合適。
與動不動四五十度甚至六七十度的烈酒相比,十來度的葡萄酒當然柔和多了,所以有了葡萄酒適合女性喝的說法。
不過,未必柔酒就一定適合女性,實際上,女人對酒精的化解能力,未必低于男性。有個調查,喝酒的男性數量是女性的16.7倍,但是在人均酒量上,女性以日均192.5毫升完勝男性的159.7毫升,驗證了“一般女人不喝酒,女人喝酒不一般”的說法。這個調查可能不很靠譜,不過,常在酒桌上混的人,都熟知另一句話——斗酒最怕遇到三種人:戴眼鏡的,揣藥片的,還有就是扎小辮的??此莆馁|彬彬的書生、病怏怏的弱漢,實際上都可能是會讓你豎著進來橫著出去的陰人吶。比這兩種人更恐怖的,就是扎小辮的了。遇上能喝酒的女人,遵循老祖宗的那句話,好男不跟女斗。否則,好男會死得很難看。
說葡萄酒的柔,可能是強調葡萄酒體現的情調——它的主要功能之一,是讓人心變得軟一些。